028-6784-0298
联系我们
公司动态 政策动向 行业动态

《资讯》中国制造:防前狼,更怕后虎(20150528)

2015-05-28

        在长远期规划中,其实现分三步走,第一步,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;第二步,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;第三步,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,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,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。

  而此前,工信部将世界制造业大国分成三个阵营。第一方阵是美国,拥有最尖端的科技,以及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。第二方阵是日本和德国,拥有高新技术优势,在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方面优势突出。第三方阵是英国、法国、韩国,英法在航天、医疗、高技术产业有优势,而韩国则在电子产品领域优势突出。当下,中国将自己归为第三阵营,所以三步走的战略规划,十年后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,进入第二方阵,30年后与美国比肩,成为全球制造业王者。

  根据这种目标和竞争对手分析,《中国制造2025》制定了九大战略重点,以及十大突破领域。这十大领域分别是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航空航天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电力装备、农机装备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。仔细看不难发现,几乎全部都是高端产业、新兴产业。

  那么,传统产业怎么处置?

  从重点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未来的竞争定位,基本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竞争对手。某种意义上说,他们是前狼。但笔者认为,对于中国未来威胁最大的,恐怕还不是欧美国家,而是金砖国家以及新兴第三世界国家。我们的竞争战略不能尽想好事。中国制造业当下最大的尴尬,在于既要追赶前面三大方阵,又要应对后来者的追赶,处于连线作战的危险境地。

  中国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下端,在高端产业领域和主流产业,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受到核心技术的制约,短期内将难以实现,还将受到残酷阻击。最近几年,中国遭遇的知识产权官司越来越多,而且,鉴于目前不太顺畅的科研体制和人才体制,短期内也难以完成技术升级。

  事实上,中国最大的威胁,是“后虎”。十年内,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,应该是战略中心,而高新产业突破,应该是奇兵。所谓守正出奇,绝对不能搞成靠奇兵投机。

  传统产业的升级优于高新产业,有两大理由。其一是,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存量需要时间消化。

  不能一说产业升级,就全部搞高端产业。当下中国的制造业,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,高新技术占比很小。鉴于当下的消费格局,也难以支撑未来大规模的、普遍的高新技术。因为企业的研发,需要充足的经费,而企业没有高额利润,就没有研发经费。在一个消费能力不振的穷国,只能从低端消费逐步过渡到大众消费,亦即“中端消费”,而不能马上跳跃到普遍的高端消费。作为一个强大但却人均收入低的国家,国内民众庞大的内需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来满足。

  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困境,并非制造业本身出了问题,而是社会结构出了问题,由于贫富分化严重,奢侈品消费流行,中国以穷国之资,竟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,是不正常的。而在另一端,则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构成的低端消费市场。在此中间,大众消费,或者说是“中端消费”严重匮乏。目前破局最大的希望,在于内需的振兴。

  十年内,中国制造业根本就碰不到欧美的核心,竞争不起来。最近几年,中国制造业与欧美的差距,不是小了,而是大了。国内地产行业的狂飙突进,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,最近几年制造业是萎缩而非扩张。这种伤害,需要好几年恢复元气。未来可以预见,中国与欧美更多的是产业互补,而非竞争。

  其二是,中国与印度、东南亚以及金砖国家的竞争将日益残酷。“后虎”严重威胁中国。

  印度总统近日访华,关于印度是否取代中国的“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”的地位,引起了巨大争议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产业领域,印度、越南等国越来越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。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,东南亚和印度等地逐渐对中国的低端市场构成了严峻挑战。

  以越南为例,中国是越南最大逆差国。而美国、欧盟、日本是越南最大顺差国。越南和中国的顺差国有惊人的重叠,这说明什么?说明两国产业同构很厉害,都以欧美市场为自己低端产品的倾销地。同处全球产业链低端,中国可以造的东西,越南多数可以造,形成同质化竞争。

  如果中国制造不能优于东南亚制造,形成产业互补,一旦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兴起,中国在东南亚的市场将被蚕食,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市场,亦将被这些后起的国家部分替代,未来外贸形势更加严峻。

  所以,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重心,不仅是追赶发达国家,更要阻隔后发国家的挑战。不能前面追发达国家的脚步,后面却被印度、越南踢了屁股。因此,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点,应以传统产业升级为主,以高新产业突破为辅。不能颠倒了,更不能搞投机主义。首要战略目标,一是建立在金砖国家中的相对竞争优势,同时建立对于东南亚和非洲第五世界的绝对竞争优势,形成与他们的产业落差,并由此建立产业互补。

更多最新资讯请扫描二维码

卓信管理咨询信息交流Q群 422501540
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