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8-6784-0298
联系我们
公司动态 政策动向 行业动态

【战争】别让自家“马”总拉人家“车”

2016-03-08

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,世界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,发达国家20%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%的市场份额。但在联合国统计的440种重要工业产品中,我国有281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。而在美国去年发布的世界品牌百强中,我国只有华为、联想两家企业入围,并且位列第88位和第100位。刘平均认为,造成目前我国品牌经济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小而散、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。

 全国政协常务委员,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,供给侧改革需要扭转几个“少数”,其中之一就是少数产品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。

“我国市场大,产品标准低,中低收入者多,消费层次低,再差的商品都有市场,这就强烈刺激了企业的数量扩张欲望。”周汉民认为,政府主导、大企业为主的产业格局,极大束缚了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变性,无法适应丰富多变的消费需求。大企业占据过多的资源和人才,超量生产出少数大众化产品,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产业链延伸。民众出国抢购的奢侈品,大多是国外中小企业生产的小众化产品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徐金记告诉记者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,但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。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还接近10%,部分产品甚至超过30%。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数量列世界第四位,但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的53%。在3万余项国际标准中,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仅占0.7%。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,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。”

“无序竞争、低价倾销、山寨抄袭、假冒伪劣、低门槛重复建设……”钱学明认为,供给体系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,使得产品质量、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长久难解的顽疾,损害中国制造的形象,难获消费者的信任。他建议,针对当前我国市场上假冒和山寨较多,创新创造缺乏动力,新需求得不到满足,境外产品“趁虚而入”的现象,政府必须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,消除地方保护,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,激活企业创新动力,让创新成为供给侧不竭的源泉。

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李克强总理指出,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“提升消费品品质,促进制造业升级,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”,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。

“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,其实是一场质量战。”徐金记表示,“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,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,全面提高我国产品、企业、产业的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,既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,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措施”。


返回列表